秦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落实八项规定和整治“四风”为序曲,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谱写了一曲清风激荡的时代交响乐,变化之大、气象之新,几乎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但“变化大”决不是说作风之弊就扫除了,“气象新”决不等于行为之垢就绝迹了,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韧和执着,以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一抓到底。为此,必须念好“抓具体、动真格、带好头”这“九字经”。
抓具体就要直面问题、有的放矢。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列宁说:“用抽象的概念来代替具体的东西,这是革命中的一个最主要、最危险的错误。”具体才会深入、才有针对性。不具体就会失之于“粗”、失之于“虚”。抓具体,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正视问题、直面问题,不能回避问题、无视问题;就必须一针见血对具体问题“画像”,点准穴、把准脉,落实到具体人、具体事上,见人见事,把“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新华社文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就具体列举了“调研现场成秀场”“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搞材料出政绩”“将责任下移,履责变推责”“说一套做一套、台上台下两个样”等十种突出问题,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就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答记者问中,又梳理归纳为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服务群众、项目建设、召开会议、责任担当、工作实效、履行职责、对待问题等十个方面表现。抓具体,就是要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拿出具体措施,明确具体责任,取得实实在在的具体成效。
讲认真就要敢于较真、担当有为。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知行合一、躬身践行,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现实中,不少人讲起作风建设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可落实到行动中则乏善可陈,甚至“台上说人、台下人说”,就是典型的心口不一、言行背离。“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抓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讲认真。认真是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认真精神体现到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方方面面。”为官避事平生耻,在位更应敢担当。认真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一种担当。常言说:“不患无策,只怕无心。”一些人总觉得作风建设抓的是一些吃吃喝喝、走走看看、说说写写之类的“小事”,殊不知“小事”之中见“大节”,更不知连“小事”都抓不好、管不住,岂能干好“大事”、成就“大业”!何况作风建设就是“大事”,作风关乎形象、关乎民心、关乎命运。所以,讲认真就必须尽职尽责、尽善尽美,不能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必须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动真格、出实招、见成效!
带好头就要立起标杆、以上率下。抓好作风建设,关键在领导。领导行为是一种行动导向和风气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之所以成效显著,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以上率下,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和标杆。“风成于上,俗成于下。”无论是新华社文章列举的“十种突出问题”,还是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指出的“十个方面表现”,都首先是领导干部身上的“作风病”。退一步讲,即使下属出问题,但根子大多也在领导。《论语》中讲:“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群雁高飞头雁领。领导不带头,就没有号召力;领导不带头,就没有凝聚力。“领导”就要既“领”又“导”,真“领”真“导”。但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多、严格律己少,甚至出现了“上级得病下级吃药,领导得病群众吃药”的怪现象。“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带好头,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和“领头雁”,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做出示范、立起标杆,发挥好“头雁效应”,以上率下、上行下效,才能带动一方、影响一片,逐步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总之,作风好才能形象好,形象好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治天下。作风建设是永恒的课题,是党的根基、血脉、力量,决定着党的事业生存与发展。“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容不得任何松懈和停歇,必须一刻不停歇地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将这张亮丽名片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