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县尹集镇政府坐落在镇子里最热闹的小街上。癸巳年腊月三十,下午三时许,政府院里突然驶出两辆车,穿过沉浸在节日欢乐中的人群,沿着冬季闲荒的田畴一路疾驰。十分钟后,车停在了当地人称桌子山的山脚下——山上火焰漫卷,滚滚浓烟笼罩了山头。马维华第一个跳下车,扛着灭火器跑在最前头。他是尹集镇纪委书记。那是他41岁的第一天,人生的最后一天。
他走得如此匆忙
这个冬天一直没下雪。地里干得一脚跺下去腾起小腿高的尘,漫山遍野的黑刺、白杨燥得能冒出烟来。“桌子山着火了!”1月30日下午3点10分,急促的警铃声划破了政府小院的宁静。正在三楼办公的马维华快步冲到院里,与十多名工作人员一道,抄起灭火器、铁扫帚,乘车赶赴火场。火燃在山腰,两米多高的火苗舔舐着干枯的野草和灌木,借着风势迅速向山顶蔓延。山顶有近年新建的金花坛大殿,殿后还居住着30多户人家!十几斤重的灭火器压在右肩,马维华歪着身子穿过山脚百来米宽的麦地,边跑边招呼附近的村民:“乡亲们,帮忙救一下火!”大家兵分三路闯入火带之中,谁也不知道,马维华究竟是在何时倒下的。最先发现他的是镇干部马蛟。“他侧躺在地上,呼吸急促,脸色发青,手紧紧攥着,凉凉的。”
“马书记!马书记!”马蛟的高声呼喊引来了附近救火的几名干部。“让他躺平!”“掐人中!”……大家一面施行简单的急救,一面拨打120。
下午3点55分,120急救车赶到现场。3名人员陪护马维华前往县人民医院,其余干部仍战斗在救火一线。这场山火在傍晚5时许被扑灭,可马维华没能听到这个好消息。
下午4点10分,马维华的生命时钟,最终定格在这一刻。医院诊断为,剧烈运动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塞去世。“他躺在那里,还穿着深蓝色的羊毛衫。”30日当晚,尹集镇人大主席妥进强赶到马维华的父母家,临夏县韩集镇,帮忙料理后事,“他听到火情,急得连外套都顾不上穿。”
那是件灰蓝色的夹克外套,静静地躺在马维华办公室的一角。靠窗的办公桌上,放着他新近起草的《村干部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办法》。电脑仍开着,屏幕上是他尚未核查完的大滩涧村老年人摸底调查报表——马维华牺牲的第二天,同事来整理他的遗物,眼前情景令人恍惚,仿佛他不曾离去,下一秒就会走进来,一如往常般微笑着。
他是擅拍“苍蝇”的“微笑书记”
“微笑书记”,人们这么叫马维华。这名出身于贫寒农家的回族汉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百姓不容易。”不论进村入户还是接待群众来访,他和百姓打照面的第一句话,总是一声亲热的“阿爸”、“大哥”……而脸上,则是那暖心的微笑。
根据回族风俗,马维华的遗物、遗照大多已被收起。在仅存的几张工作照中,记者看到了这个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椭圆面庞,浓眉细目,不似想象中粗犷,果然带着笑模样。
但熟悉马维华的人都知道,这个好脾气的汉子亦有着自己的固执和坚守。
2012年11月,马维华就任尹集镇首任专职纪委书记。
尹集镇是临夏县人口最多、情况较复杂的乡镇。马维华上任后不久,老虎山村20多位村民按红手印举报村支书、村会计挪用救济款。“你刚来镇上不久,少得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当时有人“好心告诫”马维华。“可马书记二话没说就进村了。”纪检干事张伟回忆说。
白天,马维华挨家挨户走访调查,翻阅大量原始单据,晚上赶回镇上整理材料、调整工作方案。为了尽快还群众一个公道,并非纪检干部出身的他一次次向县纪委的老纪检请教。三个多月后,真相水落石出,两名村干部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乡镇纪委过去只有牌子,没专人、没经验、没威望。”张伟说,他们刚开始查案时,不仅有来自上级的人情压力、当事人拒不配合的阻力,还听了老百姓不少风凉话。
2013年12月,韩赵家村数十名群众联名写信,反映村支书办低保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
马维华带着张伟登门走访,这天,来到村民赵某家。问明来意,赵某下了“逐客令”:“让县纪委来查,你们没那本事。”马维华一愣,又笑着说:“你放心,我们就是苍蝇拍,专门拍‘苍蝇’!”他放下案子不提,与赵某拉起了家常。聊得投机,赵某便也卸下防备,吐露了心声。一个月后,案情大白,村支书被免职。
“马书记常说,没办法就用笨办法,多跑多问。跑断腿,不信查不清楚!”张伟对此深有感触。村干部吃拿卡要经常就是几包烟、一顿饭,没啥票账可查,只有大量走访才能找到有用的线索。
这个爱用“笨办法”的乡镇纪委书记,在QQ空间里记录着自己对工作的思考所得。去世前半个月,马维华写道:“反腐要取得好的成效,避免事倍功半,必须综合协调解决好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问题。”
那份刚完成的《村干部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办法》,或许正是他这一感悟的具体化。
“为了起草这个规定,马维华多次和我长谈。前后设计了好几种方案,反复修改一个月才最终确定。这是他的最后一份工作方案,可还没来得及……”说到这里,尹集镇党委书记谢延河的声音哽咽了。
上任一年多,马维华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出台了车辆管理制度、干部请销假管理制度等,对4名无故旷工的乡镇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接到的6起群众信访案件全部实地调查、作出处理。
他拿真心换民心
1月31日,大年初一。马维华的葬礼在尹集镇磨川大寺举行,十里八乡近三千群众参加。有乡亲住得远,走了三个小时山路,来送他最后一程。
人们的低泣和泪水,见证了马维华工作20年来对群众的深情厚谊。从县农机局的农机员,到井沟乡司法所所长,再到尹集镇纪委书记,马维华始终不改对百姓的一颗真心。
“难受得很。”祁满苏捏着衣角,半天说不出话来。他是井沟乡西南庄村民,曾入狱5年,其间父母去世、妻子改嫁。“刑满释放那天,是马所长等在监狱门口,接我回家。”
马维华协调村社干部修缮了祁满苏的房屋,落实他的承包地,自掏腰包买来米面,解他燃眉之急。第二年开春,又介绍祁满苏到本乡的一个工程队打工,解他后顾之忧。那一刻,祁满苏流泪了:“我再不重新做人,怎么对得起你啊!”
大滩涧村曾是尹集镇最贫困的村之一。马维华主动请缨包下来,立起路灯,通了自来水,整治村容村貌,还帮群众办起了脱贫致富的养殖场。
马维华牺牲的消息传来,村民赵尕明不敢相信:“腊月二十九他还来村里了呢,怎么说没就没了呢?”赵尕明有几间临街的铺面,如果不是马维华替他争取改造资金,可能至今还是摇摇欲坠的危房。曾当过5年司法所长的马维华调处矛盾是把好手。
2012年12月,马九川村群众与在此施工的高速公路工程队因为淘沙修路的补偿问题发生矛盾。当时,七八十名村民堵住挖掘机和卡车不让施工,事态还有可能升级。马维华自告奋勇随镇司法所长前去调处。见现场群众情绪激动,马维华爬上土堆大声劝告:“我是新来的纪委书记马维华,大家千万不要意气用事。请相信,我们一定会解决好这件事。”在他不厌其烦地劝说下,人群渐渐散去。接下来的日子里,马维华带着工作人员走访了涉及的50多户村民,听群众发牢骚提诉求,又到工程队里调查协商。一个多月后,村民与工程队达成了新的协议。
拿真心换民心,这就是马维华数十年如一日所坚持的工作法则。
“作为父亲,我当然不想他去救火。可作为群众,我觉得他应该去。”马哈克讲得很慢,下巴上的白胡子一颤一颤。从儿子牺牲那天起,这位老人紧锁的眉头就再也没有舒展过。“他常说,党员干部就要把该负的责任担起来。”
马维华做到了。他是群众的“百事通”,工作的“急先锋”,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甘肃省纪委、省委组织部日前作出决定,追授马维华“全省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称号。
可他,却再也无法当一位好丈夫、好父亲。
“这两天镇上忙,我要加班住几天。”妻子马玉梅万万没想到,丈夫此去竟是永诀。
“我想跟爸爸说声‘对不起’。”12岁的女儿泣不成声。因为爸爸要教同事学电脑不能回家吃饭,她闹了脾气。那是她和爸爸的最后一面。
马维华走了。在他倒下的那面山坡上,大火肆虐的痕迹依然可见。而在这片焦黑的土地中,绿的草芽正在萌发。